网上科普有关“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植物有哪些相同点教后反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植物有哪些相同点教后反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三年级的科学课计划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一单元
第1课,观察蜗牛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如文字和。
使用一个简单的形式,统计整理的蜗牛的食性。
能听其他学生的想法和建议。
知识与技能:
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惯和运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照顾小蜗牛,这是非常有趣的,看它的生活和成长。
愿意合作,与他人分享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
在各方面的蜗牛,提高他们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查询,和探索。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
(1)学生在课前抓蜗牛,蜗牛的容器,放大镜盛开。
(2)食品蜗牛,切成小片生菜,面包,鸡蛋,苹果皮等。
(3)学生实验与啤酒,醋,干布,湿布(或干纸,湿纸),一个特殊的托盘(里面变黑,长孔的盖子)。
教学时间:
一个教训
教学过程:
首先,导入
1,平时大家都喜欢猜谜语老师让大家猜这是什么样的动物:所谓牛不拉犁头,说一个小的努力,承载着家去。 (写在黑板上:蜗牛)
检查学生被抓到蜗牛谈谈你赶上了蜗牛
观察蜗牛
1,发给学生放大镜谈话的:同学们,这是什么(放大镜),你可以用它做(遵守蜗牛)(板书:观察)
2,请仔细观察蜗牛,并把它画下来,你可以给你一个蜗牛的名称。
3,要谈的只是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你有关他的画蜗牛。
三,研究蜗牛
1,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蜗牛
2,找到一个合作伙伴,你学习了同样的问题,他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制定研究计划。讨论:你准备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你想了解的需要,实验耗材
3,根据调研组,分别切块生菜,面包,鸡蛋,苹果,啤酒,醋,干布,湿布(或干纸,湿纸)实验用品,为学生提供。
提出实验的要求:在试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实验不能给你做的实验的结果是预测的记录,每一个团队成员做实验研究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研究。 (教师巡视,出现教练)
6,交流研究成果报告:刚才,你发现了什么画什么样的结论,你预测的结果与此一致
第四,扩大
蜗牛,蜗牛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我们可以根据您的蜗牛,你赶上蜗牛设计一个家,饲养它,让它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第2课,观察蚂蚁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A记录会被观察到的各种文本和其他蚂蚁的方法。
2可以收听到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形态和行为特征的蚂蚁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查询。
知识与技能:
知道的特点和蚂蚁的行为形成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询问蚂蚁的秘密经验的乐趣。
愿意合作,与他人分享想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记录将被观察到与各种文本和其他蚂蚁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个教训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干净的瓶,筷子,糖,放大镜,肉,苹果,大米,牛奶糖,蔬菜种子,死昆虫,喷雾瓶。
教学过程:
指南捉蚂蚁。
1,准备一些干净的瓶子。
2,前端用筷子蘸糖浆附近的蚂蚁。
3,蚂蚁来了,倒入瓶子。
观察和描述的形状特征的蚂蚁。
引导学生用放大镜的蚂蚁。
2,分组学生自己的观察。
3,指导学生写在或画在活动日志中的观测。
研究蚂蚁的互动在不同蚁穴。
1,讲师,实验方法:
①两只蚂蚁夹在不同的地方,观察他们的反应。
②多放几个尝试要注意不同的值。
分组学生的学习。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 (活动结束,叫学生们把蚂蚁回追)
四,蚂蚁食性的研究。
1,讲师,实验方法:
苹果,大米,奶糖,死昆虫和其他物品在周围一群蚂蚁,观察什么食物吸引蚂蚁向上过去。
如图2所示,各组实验。
3,团队的研究结果,教师在各组总结黑板。
4级统计结果“。蚂蚁吃。
5,研究蚂蚁的反应,下雨的时候。
1,讲师,实验方法:
喷雾瓶来模拟雨水。观察蚂蚁在雨中时的反应。
2,分组研究观察。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
六,研究蚂蚁的行为和习惯。
1,学生讨论自己的研究项目。
1,教师重点指导组困难。
2,学生自主学习。
七名教师课堂总结。
第3课,观察鱼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文字和观察记录鱼。
形态特征的鱼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查询。
3可以收听到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知识与技能:
知道鱼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经验查询的利益的鱼的特点。
2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换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形态特征的鱼,选择适合自己的查询,和查询。
教学时间:
一个教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鱼,鱼缸,一个放大镜,水槽,回形针,尺子,记录纸
学生准备:鱼,鱼缸,一个放大镜,壶,统治者,
教学过程:
一条鱼,指导观察和描述特性。
1,教师引导学生清楚地观察的目标,观察的要求,并介绍了所观察到的鱼画中观察到的鱼。
2,学生自我观察。 (注意提醒学生不要去除鱼的水)
3,学生汇报观察的情况下,
4,引导学生猜测,他们的发现和推测。
二,讨论问题的兴趣和分组。
引导学生讨论:鱼,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2,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黑板问题的)
研究:
①鱼听到声音。
②鱼知道饥饿和饱腹感。
③鱼做运动
④研究鱼鳞纹的戒指。
⑤鱼怎么睡
⑥因此,如何呼吸
......
3,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学生学习分组。
5,学生发展指导小组的研究计划,方案。
6,课堂讨论,研究,提高研究项目。
第三组的研究感兴趣。
学生分组独立的研究(和教师参加的球队之一,或检查的情况,各组研究)
四,交流研究成果。
1,各组报告的研究成果的交流。 (报告显示的形式多样,描述的结果,如:绘画,数据等)
本组报道的主要演讲的头,和其他团队成员,另一组学生可以质疑这组回答这样的方式来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2,老师是一个简短的总结。
五,总结教师的课堂教学。
板书设计:观察鱼
鱼听到声音
鱼知道饥饱。
鱼做运动
研究和鱼鳞纹环。
......
第4课动物 - 人类的朋友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了解收集和读取信息,提高认识的动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到保护动物,尤其是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要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稀动物是全人类的财富,以保护他们。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实现人类和动物的和谐相处。
*珍惜的动物朋友。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到动物,尤其是珍稀动物的保护。
教学时间:
一个教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录像带的珍稀野生动物,挂图,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了解动物朋友。
1,指导学生阅读。
2,讨论:“为什么动物人类的朋友”。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进比赛:比较和理解的动物朋友的动物朋友聚会在哪支球队的理解。)
讨论: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谈论的原因。
其次,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珍稀野生动物。
1,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读的信息,阅读。
讲座: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3,我们总结得出结论。
三,了解一些最好的野生动物保护的能力。
1,学生看图,说说图所示是正确的,谈谈自己的想法。
2,学生制定其他措施来保护野生动物。
3总结。
四,调查和了解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
1,引导学生分成小组,调查,研究。
2,指导学生制作海报和其他形式的报告。
三年级学生的评价。
五,总结教师的课堂教学。
板书设计:啄木鸟
人类的朋友 - 动物牛
小鼠......
第二单元土壤与生命
第1课,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成为能够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感官了解土壤。
*详细说明,记录自己的观察。
*能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同行。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土壤中含有颗粒的大小不同,含有的植物和动物,他们的遗骸
*能够建立土壤是一个混合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的土壤,植物和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愿意亲近的土壤。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放大镜,土壤研究记录表,每个组一个小水桶的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个塑料杯,一个纸板盘,小铲子,一块抹布。
教学过程:
进入新的经验
我们今天的知识来研究土壤。
其次,独立的研究
1,了解你的土壤
(1)你的土壤已经知道了什么
(2)分组交换,分组报告。
(3)活动日志,记录在卡上,你已经知道的知识的土壤。
2,掏土(户外活动)
到预先选定的一块土地在校园里的学生,学生自治挖泥土。
观察有什么污垢
(1)报纸,表盖上了土壤聘请了报纸,仔细观察是什么在土壤中。哪一个是你最惊讶地发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分组交换,分组报告。
(3)在活动记录卡上,写下或画出你的观察。
4,你想知道哪些知识有关土壤
(1)你想知道什么
(2)小组交流
(3)写下或画卡上的你想知道在活动日志中。
三,课后研究
花一些时间,您所做的独立研究,并记录结果。
第2课,树叶变成什么样
教学目标:
如图1所示,过程和方法:
*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生产化肥袋。
*能够体验到的全过程,转化为肥料。
*可以使用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知识和技能:
*了解枯死的植物和动物将成为土壤腐殖质,腐烂的植物和动物的遗骸。
*了解蚯蚓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转化为肥料。
*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够坚持长期的观察,持久性。
*联系人之间实现了土壤和植物和动物。
二,教学准备:
一个显着的落叶土地,一堆土,蚯蚓吲哚,一壶水,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一些植物,稻草,小铲子,一个塑料袋,一个黑色的纸,磁带,报纸,碎布,记录纸,放大镜,等等
三,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
1,你猜,落叶会变成什么样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B)自学习
1观察落叶的土地
(1)学生的户外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在土壤是什么颜色的
(2)从地球上捕捉到了一些烂菜叶,塑料袋类。
2,自主研发
(1)烂叶分解排队。
(2)交流:你认为如何变化,最终成为什么颜色的土壤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土壤中的落叶落叶
3,生产的化肥包装袋
(1)为了证明在土壤中的落叶成为什么我们就做了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花费你一些时间,我希望你将继续坚持。
(2)解释生产化肥袋。 (同桌两个组比较)
土用塑料袋好,把一些植物的土壤中,搅拌。
(2)一些水的塑料袋中,在同一个表的两个人把蚯蚓,抱一个。
标记③自己的化肥包装袋,化肥包装袋上无干扰的角落,用黑纸覆盖。
(3)学生制作的化肥袋,教师导游。
(4)学生做清理工作。
观察化肥袋
(1)观察到每周一次,记录下化肥袋的变化。
有什么相似性和差异(2)蚯蚓和蚯蚓两个化肥袋
5,管理化肥袋
(1)定期更改化肥袋,并记录必须有恒心。
(2)比较的变化蚯蚓袋和没有蚯蚓化肥袋,进行记录。
(3)总结巩固
概述教训,提醒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第3课,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
如图1所示,过程和方法:
*能够使用多种感官和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土,沙,粘土矿物组成的多。
*有能力自主探索组成的一堆土。
*能够设计实验来比较不同的土壤特性。
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土家。
2,知识和技能:
*砂,粘土和腐殖质是三个主要成分的组合物的土壤。
*了解多少土沙,黏土和腐殖质土壤类型的影响。
*了解不同类型的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
*了解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作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道自己的角色和感觉,有意识的探索。
*在探索土壤的热情。
*感的土家的关心。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砂土,粘土和新鲜的当地土壤腐殖质一定的一堆。
学生准备:每两个学生一组,每一组学生准备:用砂土,黏土,腐殖质,3个塑料勺子,白,木棍,迫击炮组,报纸,碎布,一个小水桶的水,搅拌棒,纸碟0.3塑料杯,两个放大镜,两个木筷,的瓦楞纸板,过滤装置设置表的张数。
三,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
我们周围的土壤有不同的颜色,他们到底为什么,什么是不同的今天,我们的研究
研究这个问题。
(B)自学习
如图1所示,用沉淀法确认在土壤中的三个组成部分
(1)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你会发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
(3)小组交流,报告。
(4)总结: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你可以看到漂浮在水面上,土壤腐殖质,在泥中的水仔细看看,你会发现它在水中清晰地划分为两层:较小的颗粒,粘土;低于粗砂层的顶层。
2,观察比较,砂,粘土,腐殖质的特点
(1)在桌子上仔细观察,来准备土壤:
①触摸:土壤颗粒和土壤水分的感觉。
②外观:观察土壤颗粒大小和颜色深度的土壤。
③奇怪的问题:感觉在土壤颗粒的硬度和土壤粗糙度。
④的抓地力擦:感觉粘性的土壤。
⑤嗅探:感觉的土腥味。
⑥动摇:听声音的干土。
⑦感觉涂片:在纸上的土壤左标志。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3)总结:多沙土壤为沙质土,粘质土壤与更多的粘土,沙土和粘土几乎壤土。
3,比较,砂,粘土,腐殖质水渗透性
(1)在该装置中这三种物质的成同一数目的渗流倒入相同量的水的同时,它们的水的量时,他们观察到渗出等停止渗水。
(2)学生观察,小组交流。
(3)AC:水渗入他们为什么不喜欢谁渗水保水多说明什么问题
(4)你的研究活动的结果记录在记录卡。
(3)总结巩固
概述文字。
课后学习:
1,本次调查的土家
制定出一个计划,按计划实施,并做好记录。
2,适合在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植农作物种植这些植物在我们的土家
第4课,土壤和我们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能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能参与讨论。
*能够使用的土壤小报“土壤知识的形式表达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土壤对人类的贡献。
*了解中国的土壤资源。
*了解许多人为破坏土壤的行为。
*了解垃圾对土壤的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的重要性的土壤,土壤感谢。
*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的努力以保护土壤。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土壤的信息,记录纸若干张。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的土壤研究的信息和卡片。
三,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土壤和我们的关系。 (黑板话题)
(B)自学习
1,土壤为人民做什么
(1)团队交流:你认为在土壤中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学生的信息来准备自己的子组互动与讨论
(3)填写在书中,你知道。
(4)总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提供食物的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提供了食品。植物和动物死亡,他们的尸体减少对土壤的微生物在土壤中依次养分,土壤循环寿命无尽的营养,正是因为土壤,有这个可爱的世界。
要讨论什么人类活动破坏了土壤
(1)团队交流:你认为人类活动破坏了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讨论会发生什么,如果没有地球上的土壤
(1)团队交流: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地球上的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讨论,我们可以保护土壤
(1)团队交流:你觉得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总结:我们的学生可以做的是宣传。
(4)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土壤小报宣传工作。
(3)应用程序整合
总结的文字引导学生写或画他们的建议,引导学生闰土小报。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命
第1课里面的种子。
的教科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探究
科学
意识到的持久性,精心操作,仔细观察是做科学的研究必须具备的素养。
如图1所示,是能够做到的种子前面的实验。
2,解剖种子,种子将被用放大镜观察。
3,可以观察到种子中画下来。
了解种子“胚胎”
教学重点:
1,我们知道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
1,本实验设计种子发芽率。
二,课前准备
老师:
放大玻璃,绿豆,培养皿或学生0.3分格的小盒子或三个相同的小容器(每套)
学生:
浸泡芸豆,花生,葵花子,蚕豆,大豆种子和相应的干种子自带餐具做绿豆发芽试验
三,教学过程(包括放学后的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估
的对话
进口,原有的知识的记忆,引发研究
1,你已经知道的知识,这些植物
2,听同学发言,并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
3,了解种子。
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
填写活动日志
学生们提高了种子的结构!
能够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该组。更快的记录,研究问题
解剖观察种子的种子中常见的
1:你知道谁是植物的种子
2:只有种子的解剖结构,可以观察到。
3,你认为有什么要注意的解剖观察
其他植物种子的解剖观察,你会发现什么
图1中,说的常见的植物种子的名称。
2讨论后的注意点。
3,解剖观察到大豆种子,并记录。
4名学生解剖其他种子,发现种子构造的相同点!讨论总结
一个积极的讨论,仔细聆听。
2,实验,观察,记录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讨论种子发芽
猜猜种子为什么能长出植物,根据你的观察,你能谈谈这
2,指导实验(作者注百分点)
1,讨论和评论
2,具有良好的种子发芽试验,填写活动日志
1,积极发现问题
要完成7天的实验,持续的科学态度
四,沟通问题
了解今天,你的问题
讨论
课程种类强奸
的教科书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探究
科学
体验油菜的乐趣
油菜生长初期的和文字记录的条件。
关于油菜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
文字与,记录实验日记。
教学难点:
毅力种植和管理。
二,课前准备
老师:
大花盆l?2个。校园选一个种植园
学生:油菜种子(或其他生长期短的草本植物种子),小壶。牙签,小铲子,水,纸巾。学习的口袋油菜种子春化处理后,教师可以集中精力
三,教学过程(包括放学后的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估
首先,扩大进口
种子胚,什么样的作用
报告
答积极
二,观察油菜,油菜
你是怎么想的油菜籽胚胎
我们种油菜,研究
1,讨论的答复
2,看29图学生讨论种植注意事项;
3,一步一步的种植
讨论积极
团队和准备
植物强奸
对话:油菜土壤是没有结束的故事如何种植油菜,它的增长也很高兴
如何管理学生讨论该报告,观察和记录
报告积极,良好的建议,并提出了浓厚的兴趣,良好的种植油菜,油菜和可持续管理。
四,深入研究
油菜栽培过程中,你可以在同一时间,一些科研的对比实验,例如,研究油菜籽光,水,土,肥的不同要求!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实验设计的小组讨论,汇报
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研究课题,设计实验,并能做到这一点。
教学后记(反思与重构)
课程油菜开花
的教科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探究
科学
欣赏的努力种植,知道爱惜强奸。
1,镊子收割油菜,解剖并制成标本。
如图2所示,记录的花蕾的形状和颜色。
强奸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要承认强奸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镊子解剖,观察并记录强奸
二,课前准备
老师:
强奸罪,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台湾纸。 (每套)
学生:
三,教学过程(包括放学后的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估
谈谈我强奸
您可以根据您的种植记录,描述了油菜生长,盛开的过程
学生的报告和补充发表了他们的发现
积极申报,敢于说不同的结果。
二,解剖强奸,观察
教师演示镊子解剖强奸
1,学生共同的答案提出质疑;
2,学生在实验解剖强奸
认真观察演示实验,仔细的实验问题,
三,生产的强奸标本
1,指导图34
为什么标本
3,动物标本的注意点讨论
为了讨论做什么;
自己动手做一做;
3,完整标本的保护方法
团队合作和协调,互相帮助。
四,课后延伸
观察多点开花,并了解它们的结构,或做标本
鼓励学生做一个好
注意保护植物和树木!
1,说,他们要观察的花朵
2,谈谈自己的计划怎么办呢
热情放学后的学习,更多自己的研究计划
教学后记(反思与重构)
第4课,是谁给了授粉
的教科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探究
科学
带上你自己的乐趣,遇到的各种的强奸增强继续照顾的信心。
观察干蜜蜂的身体,拍摄的的形式。
可以预测,棉签和干燥的蜂花粉,坚持技能和探究活动。
1,认识蜂花粉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蜜蜂和花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干蜜蜂的身体是什么,建立“昆虫”的概念,奠定了感性基础。
教学重点:,观察干蜜蜂的身体,并且可以在的形式记录
教学难点:能够预测棉签和干燥的蜂花粉,坚持技能,探究活动
二,课前准备
教师:强奸,棉签,干蜜蜂没有考虑到的学习工具,工具箱,学校可以选择其他昆虫,小塑料袋,一个放大镜。
学生:
三,教学过程(包括放学后的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估
导入的对话
解剖标本强奸,强奸,当我们不小心撞倒了花粉。也许只知道在雄蕊上的东西,它是一种粉末状的增长。
学生报告:没想到忙碌的蜜蜂与鲜花。
观察花粉
寻找花粉的花朵。 (2)谈论授粉是怎么回事。
1,学生观察花粉,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指沾一点点的花粉捻一捻,谈论的花粉是一种什么样的对象谈话花粉形态
2讨论授粉的意义
仔细观察,积极申报
要探索蜜蜂的特点,粘性的花粉技能
,观察蜜蜂体内的脚,你会发现
2的作用是什么
3,如何证明,蜜蜂的结构和授粉
比实验的设计意图,实验注意事项
1,学生观察报告
2讨论该报告对蜜蜂的作用特征可
3,学生设计实验
36个技巧,实验室分析和报告
讨论的话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敢于设计实验
仔细观察
四,花朵和蜜蜂
讨论:蜜蜂和花
游遍授粉与花的那部分,
指导学生实验的方法!
学生报告
谈实验方法:
授粉后摘下花瓣,萼片,雄蕊,并覆盖用塑料袋(你可以选择做不同的实验)
敢于假设,设计实验
五,工作的延伸
1,对数据的访问或观察:并非所有植物都需要授粉的蜜蜂,蝴蝶,
2,观察其他传粉昆虫的特点。
在此活动记录,记录植物授粉的认识
1,学生讨论
2,研究课题
自己的研究兴趣集中的思路和方法,简单的课后学习
教学后记(反思与重构)
第5课,收获和播种
的固体和液体的第四单元
第1课,认识固体
教学目标:
(A)的过程和方法:
1,能够识别周围环境中的对象,这是一种固体,它是一种液体,对象分类。
2,将使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在颜色,形状的固体的性质,软的和硬的,透明的,轻和重等,并可以描述。
(B)的知识和技能;
1,我们知道,不同的固体,可以混合使用,可以分开的。混合固体重量不变,体积变化。
(C)态度和价值观:
经验更有效的工具的感觉。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案件,石头,钢笔,鸡蛋和各种固体,液体水,饮料,胶,醇;尺度,量筒,量杯。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水,面粉,筷子,勺,放大镜,筛子。
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锤。
教学时间:
2班
四,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些知识固体和液体。 (板书课题)固体和液体,你知道这是什么
2,学生回答。
(B)自主学习。
1,固体和液体两种类型的对象分类。
(1)教师出示类对象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学生的分类,根据固体和液体。
(2)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3)对象是什么的固体或液体。
(4)根据学生的问题:“牙膏是固体或液体”,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并表达他们的意见,老师们并不需要得出一个结论,只要学生能够说出真相。
(5)教师演示实验中的“面子”。
。 。 。 。 。 。 。 。 。 。
中国近代报纸发展滞后原因新论
2006-12-26 13:53
有关中国新闻事业的教科书,尽管不少喜欢带点“自豪感”去渲染历朝的邸报,但大多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近代报刊起源,最早不能超过19世纪……不论以哪份报纸为开端,中国近代报纸的发轫,均晚出西方(主要指欧洲)200多年。
学界通常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诞生在17世纪初。如荷兰的安特卫普的《新闻报》(1609年)、德国的《通告报》(1609年)、英国的《每周新闻》(1621年),以及法国的《报纸》(1631年)。〔1〕
有关中国新闻事业的教科书,尽管不少喜欢带点“自豪感”去渲染历朝的邸报,但大多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近代报刊起源,最早不能超过19世纪:若以西人来华办报而言,最早是1822年的《蜜蜂华报》;若以国人办报,则多数学者认为是王韬1874年创办的《循环日报》,也有少数学者认为,是更早的1858年的《中外新报》。〔2〕但不论以哪份报纸为开端,中国近代报纸的发轫,均晚出西方(主要指欧洲)200多年。
这一点,在国内早有学者指出,著名学人唐振常曾说:“中国报业史的作者们,论述国内报业兴起,往往夸古以饰今,把报纸的起源作无限制的延伸,事涉荒诞,人莫我信。且勿论‘宫门抄’、‘邸报’之非中国报纸祖先,即使晚近……中国人起而自办了大量的印刷物,或称作‘报’……其实质不是今天严格意义上的报纸(新闻纸)……中国之有报纸,远较西方历史为短”。〔3〕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也说:“中国很早便有了印刷术,但专为印刷而设计、并且只有通过印刷才可能制成的印刷品,特别是报纸和期刊,最早仅出现于西方。”〔4〕
那么,为什么一个最早发明印刷术,有长期的邸报体系,很早就具备“处士横议”(舆论监督)传统的国度,一个崇拜文字几乎到巫术地步的国度,一个历朝历代知识分子都多到用不完的文明大邦,却在新闻事业上晚于西方如此之久?
笔者曾查阅了大量的新闻教科书和相关论文,遗憾的是,几乎千篇一律地都用“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开花结果”,或者“封建王朝对新闻自由的专制扼杀”两条理由轻轻带过。我们不应满足于这种简单的,好象做广播操一样的落入套路的分析。在这篇文章里,笔者试图从出版技术、社会风气、海外贸易及朝廷管制几方面去寻找蛛丝马迹,以给出尽可能有些新意的结论。
一、雕版印刷术的窒障
明清两代刻书之盛,历来为学者称道。明代福建的建阳地区,更形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民间出版集团,商业性书坊达数百家,持续四五千百年,世代经营,品种多样,初步具备了“文化产业”的模样。
在明代出版业极发达的情况下,甚至出现了“疑似杂志”的出版物,如《朱翼》、《万锦情林》、《国色天香》等,郑振铎将之称为“通俗类书”。内容以戏文、小说为主,也刊登一些时事杂文,新潮言论,比如《朱翼》,甚至介绍过利玛窦的新学说。遗憾的是,“疑似杂志”没有定期出版,只是用一个书名,不断“增补”,没有发展成真正的杂志。〔5〕
在“疑似杂志”出现的同期,1580年,一份名为《急救报》的“疑似报纸”出现了,它也是现在保留下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原件。和当时几乎所有的出版物一样,《急救报》同样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共6页,正文主要是刊出当时“吏部急选官员”的大名单。从装帧、版式和内容看,没有脱出传统邸报的范围。〔2〕
而在整个清代,“疑似报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六科的官报“科抄”、提塘报房的“小报”,民间报房的“京报”,地方出版的“辕门抄”等等,各有一定的读者群。但在19世纪以前,这些“疑似报纸”从内容到形式,仍然只是“邸报”的格调,最终没有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刊。〔6〕
仅从技术角度看,雕版印刷术是最大的瓶颈。
自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全套金属活字印刷系统以来,西方出版界就广泛应用此种技术,1448-1450年,欧洲246个城市建立了1099个印刷所,印刷了4万种共1200万册书。〔7〕它的特点是成本低廉,印刷迅捷,完全符合现代报刊的出版要求。而在中国,一直到晚清,活字印刷却始终没能进入主流,精美但费时费钱的雕版印刷,始终占据强势地位。
要用雕版技术来印刷现代报纸,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雕版费时,在明清时代,一名刻工雕一部12万字的书籍,需要500个工作日!在明人郑济的一篇跋文中可以看到雕版印刷的低下工效:
“……以字计之,十二万二千有奇,于是命刊工十人锓梓以传,自今年夏五月十七日起手,至七月九日毕工,凡历五十二日……”〔8〕
其次,雕版印刷物价格昂贵,比如有记载的一部明代大众读物《新镌陈眉公批评春秋列国志》,1000多页,就要纹银一两,而当时一两银子可买白米4石(240公斤)!〔9〕 按此比例,一份数十页的“雕版印刷日报”,价格至少接近1钱银子,也可以买24公斤白米了,普通市民阶层,肯定是不太乐意购买的。而在欧洲报纸的萌芽阶段,应用金属活字印刷的一份报纸,定价不过1个铜板左右。18世纪前后诞生的,在大众传播史上有特殊地位的“廉价报纸”,有些定价仅为1分钱。报纸只有依靠低廉的定价,才可能吸引广大市民,成为大众媒体,而不再仅仅是士大夫的读物。就此点而言,雕版印刷可谓输在起跑线上。
另外还值得指出雕版印刷的两个毛病:一是雕版印刷物的文字容量狭小。一般的雕版印刷书籍,每页不过一百多字,比如四库全书,每页仅为182字〔10〕。对于追求信息含量,讲究内容厚实的近现代报纸而言,若用雕版印刷出版报纸,那简直如同派小脚女人参加奥运会100米赛跑。二是雕版印刷对于新闻刊物存在“过期作废”的问题。一般来说,书刊的雕版可以用同一个底板多次印刷或采用修补、递修底板的方法重复印刷,但对于时效即生命的新闻报刊来说,雕刻的底板显然无法重复使用。
只有以金属活字技术为基础的近现代印刷技术才能支持近代报刊。我们当然还记得,一直以来不少教科书都喜欢鼓吹,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的人是《梦溪笔谈》中记录的布衣毕升。但是,由于士大夫的雕版审美情结及活字技术改良实践的匮乏,从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到19世纪近代活字印刷术从西方再度传入中国的八九百年中,在中国,活字印刷的书籍不到雕版的百分之一。
应当承认,活字印刷偶尔也有一两个突破,荡漾些波澜,但旋即便成死水。清代康熙年间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首次大规模应用铜活字印刷,可若干年后大量铜活字就被看守者偷去变卖了。到了乾隆年间,金简主持印刷著名的木活字《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可他死后,25万个木活字也大半给宫廷人拿去烤火用了。而在民间,活字印刷最多的用途却是乡下人印家谱。〔11〕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人只有等到19世纪之后,西方的近代铅印、石印、照相印刷等技术及相关设备的陆续输入,才能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新闻事业。
二、“反新闻”的社会习气
初一看,明代的社会土壤似乎将要孕育近代新闻报刊。自明代中叶以降,商业化速度加剧,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逐渐呈现“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催生了数量不小的有闲暇的市民阶层。一部地方志曾记载晚明的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12〕 在以《金瓶梅》、《三言二拍》为代表的市民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明代市民娱乐、休闲的记载。而以李贽为代表的市民狂叛思想者的心跳与呼喊,似乎也暗合着明代消费社会的内在脉搏,那就是打开枷锁,尽情去享受思想与肉身上的自由。
在不少学者的眼里,明代的市民社会是“纵欲”的,“放肆”的,虽然有点缺乏自我约束,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自由时代”。〔13〕
但这“自由”,只是对有足够权力和购买力的阶层而言,走向极端即制造出西门庆之流的“两足兽”。西门庆的“自由观”可在其对吴月娘的一番话中尽显:“咱闻那佛祖西天也止不过要黄金铺地,阴司十殿也要些楮镪营求。咱只消尽这家私广为善事,就便强奸了嫦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灭我泼天富贵!”〔14〕
这种以金钱权力为基础的“自由观”,与西方同期以“人性解放”为基础的自由观,显然是悖反的,与新闻的本质也是格格不入的。
即使不走极端,这种“自由”也只能制造出在休闲娱乐中麻木不仁的“群氓”。于是,各种或许称得上是“新闻替代品”的娱乐方式风行天下:小说、讲史、评话、词话、陶真、弹词、宝卷……在明代市民的日常生活里,说书人和戏子成为了最佳的“信息传播者”,普通市民的大多数历史常识、时事消息,都来自说书场和刊行的戏文小说里面。〔15〕
清初藏书家钱曾在笔记中曾提到:“……三保下西洋委巷流传甚广,内府之戏剧,看场之平话,子虚亡是,皆俗语流为丹青耳。”这是明代民间时事传播途径主要依靠日常的娱乐方式,如看戏听说书等等的一个有力证据。〔16〕
然而,小说、弹词和戏文的“子虚亡是”,恰恰是新闻最大的敌人,毕竟新闻的本质之一就是“真实性”。因此,一个热衷于戏文、小说、弹词的社会,一个依靠“子虚亡是”的手段来进行时事传播的社会,也就不能不说是“反新闻”的。
对昨日的追忆与向往超过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是“反新闻”的另一个特征。在明代,刊行的长篇章回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口头流传的说书(如说岳、说五代、说三分等等),大都取材于历史题材(《金瓶梅》是一大例外),当时的大多数市民,即使不算“厚古薄今”,但至少也是“好古忘今”。这种好思高古而冷漠现实的社会习气,是新闻的又一大敌人。
到了清代,由于清初文字狱盛行,四库全书的“诱奸”,乾嘉学派的出现,朴学经学盛行,“复古”的习气被放大到极致。用2万字来为一句经书上的话做注解,甚至被认为是值得的和应当推许的。十几部古老得长白胡子的书垄断了无数读书人的大脑,而四库全书的开馆则让相当数量的精英从此耽溺于烦琐的校注,而不再注目书斋外的现世。在这种时候,新闻被驱逐到了最偏僻的角落。
梁启超对此有简单而清晰的描述:“综观(清)二百余年之学史,……一言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程朱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得解放……今清学固衰落矣……乃势之必然,亦事之有益者也”。〔17〕
清代学术的“解放”,只是对过去部分陋见与故纸的“解放”,更多的仍然还是“复古”。而“复古”,是新闻的绝对敌人。在19世纪以前,书斋学者为主流的中国智识阶层,当然也就没有能力创办出需要广阔视野和现世关怀的近代报刊。
三、“非自由”的贸易传统
自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各国的海外贸易飞速发展,成为其近代化的最大推动力之一。欧洲近代报刊的最初的诞生地,几乎无一例外是在国际港口城市或商业金融中心城市,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催生新闻报刊的最初动力,而海外贸易制造出的繁荣城市,则为新闻报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反观中国,尽管在明初其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可算头号强国,在永乐年间也出现了上千人的海外贸易团来京的盛况,但几乎整个明代,海外贸易都是“非自由”的。明太祖曾谕令民间“片板不许下海”,只允许官方严格管制。有来无往的“朝贡贸易”,其政治、外交色彩重于经济色彩,基本是得不偿失的赔本买卖;到明代中叶,沿海从事贸易活动的百姓“视波涛为阡陌,倚帆樯为耒耜”,民间贸易的势头渐渐压过了“朝贡贸易”,早期的外番货品免税政策(这是明太祖最初定的政策,他对一名奏请收取关税的大臣说,抽什么税?大国不贪小利,让那些番夷看看我们大国的气度吧!这和我们当年无私援助第三世界国家的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也逐步改为按例抽分;隆庆、万历开海以后,外国商船来华已不限于有朝贡关系的国家,诸般限制也已放松,抽分纳税后便可入市交易。但外商必须通过官设牙行的中介才能进行买卖,不能与民间商人直接贸易,因此仍然是由政府垄断控制的“非自由”贸易。〔18〕
清朝海禁从入关之初即始,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全面实行“迁海”,从是年起到康熙初年,在北起直隶、山东,南到广东的沿海各省“坚壁清野”,将沿海一带的居民一律内迁数十里,“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海。凡溪河桩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19〕。此后二十余年间,中外商业交往几乎完全断绝,海禁之彻底远超明代。
海禁,特别是强迫“迁海”制造无人区的政策不仅窒息了正常的海外贸易,更使沿海各省数百万人民流离失所,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极大地影响政府的税收,当然不可能长久。1684年,康熙以开海既“于闽粤边海生民有益”,又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地省分转输协济之劳”,下令准许人民出海贸易,首先在福建厦门,继之在广州、宁波、松江等地,分别设立了闽、粤、浙、江4海关与外国通商 〔19〕。
好景不长,“十全老人”乾隆认为:“国家绥远通商……积久留内者益众,海滨要地,殊非防微杜渐之道”。〔20〕 于是在1757年冬宣布实行广州一口通商政策:自翌年起西洋商船“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21〕。由沿海多口通商改变为广州一口通商,康熙时期开放的大门又关到只剩了一条缝,这一政策,直到鸦片战争才被西方的坚舰利炮轰碎。
即使对一口通商的广州而言,也决非自由贸易,仍然是由官商性质的十三行垄断。著名经济史学家贾植芳在论述十三行性质时曾说:“……行商由于功果钱而取得管理贸易代行权的纹章,就是官位。结果,由于收买官位,行商始得开始为行商……所谓‘官商合一’,宁为必然”。贾先生根据十三行把持者糜烂奢侈的生活(比如潘仕成,为自己几十个姬妾专门造一大楼,窗壁都是玻璃,彼此不得容奸,而他自己别住一处,夜间则按号码牌呼姬妾陪夜。他没落之后,豪宅因为太值钱,没人一下子拿得出钱来买,而首开分股售卖的先河),将这批富豪,也是整个明清富豪阶层的代表人物的精神,归结为“透彻的享乐的消费的”,而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以追求合法利润为天职,但通过节制以获得“神的光荣”——背道而驰。〔22〕
“反自由”的贸易倾向,注定只能生产出躺在玻璃楼里搂抱姬妾的封建富豪,而不能生产出有“自由”、“平等”、“节制”等观念的近代资本家;只能生产出与雇农身份类似的雇工,而生产不出可以自由交换脑力、劳力或商品的市民,使整个社会缺少对自由交易信息、自由时事信息的需求,成为新闻报刊的又一个死敌。
四、严虐的新闻出版管制
中国对出版的管制历朝都很严厉,在明清两朝也不例外,尤以清代为虐。
在明初,朱元璋就开了个坏头,别人奉承他是“天生圣人”,他偏要认为是影射其做过“僧人”,“光”字也用不得,因为那和“秃头”的意思一样,“则”字也用不得,因为那是“贼”的谐音。将“圣”“光”“则”三字共用在贺表中的杭州教授徐一夔,自然被问个腰斩。(他惹祸的那句话是“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好在朱元璋只是从奏章表疏中找茬,只算“表笺之祸”,并没有演变为一种系统禁锢图书的做法。总的说来,明代对图书出版的管制相对比较宽松。(比如整个明代正式禁毁的小说只有《剪灯新话》、《水浒传》几种。)〔23〕
明代朝廷更重视的是对邸报的限禁。《明会典》中规定“探听抚按题奏副封传报消息者,缉事衙门巡城御使访拿究问,斩首示众”。《明史·王应熊》传中也说“非奉旨,邸报不得传抄”。而天启以后,由于边患日甚,对邸报的控制更加严密了。“凡涉边事,邸报一概不敢抄传,满城人皆以边事为讳”。〔2〕
同期而言,欧洲对出版的管制还带着中世纪的阴风,不能说就比明朝政府更宽松。1569年红衣主教会议上罗马教皇庇佑五世严厉指责手抄报纸诋毁教廷,几天后一名记者被处绞刑。1572年教皇发布“谕旨”,查禁手抄报纸,严惩新闻记者。1587年,又一名记者被断手、拔舌后吊死。〔1〕
问题在于,接下来中国和欧洲是按照哪种轨迹在发展。1644年,英国作家弥尔顿发表了《论出版自由》,从而引发了围绕“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的持续论争,最终实现了新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启蒙。直到今天,弥尔顿坚如金石的话语依然激荡人心:“人类的言论与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造的像;杀书则是扼杀理性本身,破坏了瞳孔中上帝的圣像”。〔24〕 而随后的一二百年间,欧洲各国相继废除了知识税、诽谤法、出版检查制度等等,最终迎来了大众报纸的黄金时代。
但在中国,1644年崇祯吊死在煤山上,满清入主中原,汉族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噤若寒蝉,谁还能去发表《论出版自由》一类自寻死路的文章?即便多数知识分子已经噤若寒蝉了,清朝还是展开了一系列罗网深密的文字狱,到乾隆达到顶峰,嘉道之后才渐渐松弛。在禁毁图书的“成就”上,清朝创造了世界记录,也远超过中国史上所谓图书的“五厄”,陈登原先生在《古今典籍聚散考》一书中对此有详尽的评述。
不止禁毁图书,清代的报禁也异常苛繁。谕旨和章奏哪些应抄发,哪些不应抄发,竟然往往需要皇帝作最后的决定。如康熙五十三年(1714)公布的“各省提塘除传递公文本章并奉旨科抄事件外,其余一应小抄,概行禁止”;雍正六年(1728)公布的“未经御览批发之本章,一概严禁,不许刊刻传播”;乾隆十一年(1746)公布的“直隶、江南、浙江等省在京提塘,将不发之事件,钞寄该督抚等,似此行私报密,甚为浅陋,传谕申饬”等,都是为了限制小报的刊布与发行。而在嘉庆十五年(1810年),清廷还特地颁布了禁止外国人印书和传教的谕旨。〔25〕
明清王朝对出版自由的管制,实际上显现了对言论与新闻的恐惧;对国外来华者的印书禁令,又显示着对外部世界与文化的逃避。这一切,都成为了新闻报纸的天生死敌。
结 语
在明清的四五百年间,与欧洲相比,中国的报刊发展是如此迟缓,就像一台中了蠕虫病毒的计算机,你看不到病毒的破坏,你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但你就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慢。漂亮但不符合近代精神的雕版印刷,好古忘今的社会习气,反自由的贸易传统,加上王朝对新闻出版的严密管制,就是隐藏在历史硬盘中的蠕虫病毒,它们默默地牢牢地扎根在系统之中,最终使中国近代报刊晚于欧洲两百年之久。
关于“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植物有哪些相同点教后反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衅建伟]投稿,不代表赤玉坊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8.cn/bkqs/202412-893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赤玉坊的签约作者“衅建伟”!
希望本篇文章《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植物有哪些相同点教后反思》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赤玉坊]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植物有哪些相同点教后反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植物有哪些相同点教后反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