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探究实验报告---植物叶的形态

网上科普有关“初二生物探究实验报告---植物叶的形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初二生物探究实验报告---植物叶的形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

网上科普有关“初二生物探究实验报告---植物叶的形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初二生物探究实验报告---植物叶的形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假设: 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厚度,叶脉的分布等都是不同

相同的就是几乎都有含有大量叶绿素(除了仙人掌科的变态叶成了刺,以及其他的部分植物)

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放大镜,镊子,叶子 ,小刀,

方法步骤,用小刀分别割下不同叶子的一点叶肉用镊子夹起叶肉,拿放大镜看,最后可得。

实验计划:1依据自己设计的探究计划完成实验

2请同学们观察并制作植物叶标本

得出结论 : 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厚度,叶脉的分布等都是不同

相同的就是几乎都有含有大量叶绿素(除了仙人掌科的变态叶成了刺,以及其他的部分植物)

表达方式:和你的同学交流探究过程和得出结论

进一步探究:对叶的形态进行描绘,分类,总结。

组培实验小知识

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科学技术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生物界有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及物质存在,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逐渐具备了适应自然界变化的本领。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与周围的生物作“邻居”,这些生物各种各样的奇异本领,吸引着人们去想象和模仿。人类运用其观察、思维和设计能力,开始了对生物的模仿,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制造出简单的工具,增强了自己与自然界斗争的本领和能力。

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木棒和石斧,无疑是使用的天然木棒和天然石块;骨针的使用,无疑是鱼刺的模仿……所有这些工具的创造、生活方式的选择都不能说是人类凭空想象出来的,只能说是对自然中存在的物质及某种构成方式的直接模拟,是人类初级创造阶段,也可以说是仿生设计的起源和雏形,它们虽然是比较粗糙的、表面的,但却是我们今天得以发展的基础。

在我国,早就有着模仿生物的事例。相传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我们的祖先有巢氏模仿鸟类在树上营巢,以防御猛兽的伤害;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见飞蓬转而知为车”,即见到随风旋转的飞蓬草而发明轮子,做有装成轮子的车。古代庙宇中大殿之前的山门的建造,就其建筑结构来看,颇有点像大象的架势,柱子又圆又粗,仿佛像大象的腿。

我国古代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对于绚丽的天空、翱翔的苍鹰早就有着各种美妙的幻想。根据秦汉时期史书记载,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发明了风筝,并且应用于军事联络。春秋战国时代,鲁国匠人鲁班,本名公输般,首先开始研制能飞的木鸟;并且他从一种能划破皮肤的带齿的草叶得到启示而发明了锯子。据《杜阳杂编》记载,唐朝有个韩志和,“善雕木作鸾、鹤、鸦、鹊之状,饮啄动静与真无异,以关戾置于腹内,发之则凌云奋飞,可高达三丈至一二百步外,始却下。”西汉时期,有人用鸟的羽毛做成翅膀,从高台上飞下来,企图模仿鸟的飞行。以上几例,足以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鸟类的扑翼和飞行,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这也是最早的仿生设计活动之一。明代发明的一种火箭武器“神火飞鸦”,也反映了人们向鸟类借鉴的愿望。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水生动物——鱼类的模仿也卓有成效。通过对水中生活的鱼类的模仿,古人伐木凿船,用木材做成鱼形的船体,仿照鱼的胸鳍和尾鳍制成双桨和单橹,由此取得水上运输的自由。后来随制作水平提高而出现的龙船,多少受到了不少动物外形的影响。古代水战中使用的火箭武器 “火龙出水”,多少有点模仿动物的意思。以上事例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期的仿生设计活动,为开发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外国的文明史上,大致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在包含了丰富生产知识的古希腊神话中,有人用羽毛和蜡做成翅膀,逃出迷宫;还有泰尔发明了锯子,传说这是从鱼背骨和蛇的腭骨的形状受到启示而创造出来的。十五世纪时,德国的天文学家米勒制造了一只铁苍蝇和一只机械鹰,并进行了飞行表演。

一八ОΟ年左右,英国科学家、空气动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凯利,模仿鳟鱼和山鹬的纺锤形,找到阻力小的流线型结构。凯利还模仿鸟翅设计了一种机翼曲线,对航空技术的诞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一时期,法国生理学家马雷,对鸟的飞行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在他的著作《动物的机器》一书中,介绍了鸟类的体重与翅膀面积的关系。德国人亥姆霍兹也从研究飞行动物中,发现飞行动物的体重与身体的线度的立方成正比。亥姆霍兹的研究指出了飞行物体身体大小的局限。人们通过对鸟类飞行器官的详细研究和认真的模仿,根据鸟类飞行机构的原理,终于制造了能够载人飞行的滑翔机。

后来,设计师又根据鹤的体态设计出了掘土机的悬臂,在一战期间,人们从毒气战幸存的野猪身上中获得启示,模仿野猪的鼻子设计出了防毒面具。在海洋中浮沉灵活的潜水艇又是运用了哪些原理?虽然我们无据考察潜艇设计师在设计潜艇时是否请教了生物界,但是不难设想,设计师一定懂得鱼鳔是鱼类用来改变身体同水的比重,使之能在水中沉浮的重要器官。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体育工作者就是认真研究了青蛙在水中的运动姿势,总结出一套既省力、又快速的游泳动作——蛙泳。另外,为潜水员制作的蹼,几乎完全按照青蛙的后肢形状做成,这就大大提高了潜水员在水中的活动能力。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

1.在组培实验中怎样选择和处理外植体

外植体一般分为带芽外植体和分化组织构成的外植体两种,带芽的一般有茎尖、侧芽、原球茎、鳞芽等,可以通过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出丛生芽;

分化组织构成的外植体有茎段、叶、根、花茎、花瓣、花萼、胚珠、果实、花粉等,这类一般是诱导出愈伤组织。

两类外植体一般优选带芽的容易培养成功。

外植体大小一般茎尖为0.1-0.5毫米,叶片和花瓣一般为0.5-1平方厘米,茎段一般0.5-1厘米

消毒灭菌步骤为:先用流水冲洗1小时左右,再用75%的酒精浸泡30秒,用无菌水冲洗3次左右,最后用0.1%升汞浸泡10分钟左右,用无菌水冲洗3-5次,然后再接种到配好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的学习心得和设计一个实验..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20世纪末植物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它在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的推动下,得到迅猛发展。近20多年来,我国植物组织培养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

它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增殖分化、生长、发育而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即植物克隆。 植物组织培养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胚胎培养 指以从胚珠中分离出来的成熟或未成熟胚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2、器官培养 指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器官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如根的根尖和切段,茎的茎尖、茎节和切段,叶的叶原基、叶片、叶柄、叶鞘和子叶,花器的花瓣、雄蕊(花药、花丝)、胚珠、子房、果实等的离体无菌培养。 3、组织培养 指以分离出植物各部位的组织(如分生组织、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表皮、皮层、胚乳组织、薄壁组织、髓部等),或已诱导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这是狭义的植物组织培养。 4、细胞培养 指以单个游离细胞(如用果酸酶从组织中分离的体细胞,或花粉细胞,卵细胞)为接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5、原生质体培养。 指以除去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1、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组织培养采用的植物材料完全是在人为提供的培养基和小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生长,摆脱了大自然中四季、昼夜的变化以及灾害性气候的不利影响,且条件均一,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便于稳定地进行周年培养生产。 2、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 植物组织培养是由于人为控制培养条件,根据不同植物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而提供不同的培养条件,因此生长较快。

另外,植株也比较小,往往20-30天为一个周期。所以,虽然植物组织培养需要一定设备及能源消耗,但由于植物材料能按几何级数繁殖生产,故总体来说成本低廉,且能及时提供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或脱病毒种苗。

3、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的场所和环境下,人为提供一定的温度、光照、湿度、营养、激素等条件,极利于高度集约化和高密度工厂化生产,也利于自动化控制生产。它是未来农业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方向。

它与盆栽、田间栽培等相比省去了中耕除草、浇水施肥、防治病虫等一系列繁杂劳动,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及田间种植所需要的土地。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1不受生长季节的限制 2不携带病毒 3培养周期短 4可用组培中的愈伤组织支取特殊的生化制品 5可短时间大量繁殖,用于拯救濒危植物 6可诱导之分化成需要的器官,如根和芽 7解决有些植物产种子少或无的难题, 8不存在变异,可保持原母本的一切遗传特征 9投资少,经济效益高 10繁殖方式多,试用品种多开设植物组织培养课,可以使我们更多地了解生物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

在学习和掌握组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学习这一生物技术,培养学习和关注生物科学的兴趣。 菊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并被人们所喜爱的花卉,与梅兰竹一起被称为岁寒四君子.它的栽培在我们由来已久,关于菊花的赞美之辞非常之多。

普通的栽培方法是用扦插等无性繁殖的手段,方法比较简单且成活率也高具体见 /news_view?id=865。

3.实验探究小杨是个爱动脑、爱动手的学生,课外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

(1)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 *** 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人们经常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繁殖马铃薯.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2)假设是对问题肯定与否定的回答,根据问题“马铃薯没有发芽是因为没有芽眼吗?”,可以假设:马铃薯块发芽的原因是受芽眼的影响.(3)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小刚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控制变量(除变量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单一变量等),因此本实验的变量应该是马铃薯的芽眼.(4)生物探究实验一般都是对照实验,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故答案为:(1)无性生殖(营养生殖);(2)马铃薯块发芽的原因是受芽眼的影响;(3)马铃薯的芽眼;(4)形成对照实验.。

4.细胞培养的实验报告

原发布者:陈金利2031

细胞培养实验报告细胞培养主要包括细胞复苏、细胞传代和细胞冻存三个过程。1、实验仪器及用品(一)超净台:1.枪头:10mL、5mL、1mL、200μL、10μL;2.移液枪:同上,及相应的支架;3.离心管:50mL、15mL、1.5mL,及相应支架与盛皿;4.记号笔;5.PBS缓冲液;6.酒精棉;7.废液杯*2:一个装枪头,一个装废液;8.封口膜;9.排枪卡槽;(二)细胞间:1.离心机:中型、小型;2.培养瓶:透气的用于培养,密封的用于运输,培养皿;3.灭菌离心管、枪头、冻存管等备用;4.毛巾、手套、口罩、酒精喷壶、灭菌超纯水、除菌滤膜;5.100μL排枪;6.血球计数板、载玻片;7.水浴锅;(三)冰箱:1.双抗、环丙沙星;2.4℃:DMEM、1640、PBS、已配培养基;3.-20℃:MTT、MTS、DMSO、血清、胰酶;(四)缓冲间:1.CO2罐、液氮罐;(五)换衣间1.实验服、拖鞋、手套、口罩、酒精喷壶;二、实验前准备(一)实验前将需要带入的物品洗净、高温灭菌、喷酒精,放入传送窗,将传送窗与细胞间紫外开启杀菌半小时;(二)半小时后关闭紫外,开启风阀与空调,散去臭氧,双手用洗手液洗净擦干后进入换衣间,换上隔离服(若不使用超净台,换实验服即可),戴上口罩、手套喷酒精,进入缓冲间风浴1-3min;(三)进入细胞间,冰箱中取出所需溶液(胰酶、培养基等)置于超净台中,开启超净台紫外,关闭传送窗紫外,将物品取出后喷酒精后放于应处位置;注:若是冬天,溶液应在37℃水浴后再使用

5.胡萝卜组织培养实验

1、实验课题: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2、课时数:5课时 3、实验材料用具:楼上说过了 一样 4、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配制两种培养基,对滤纸、解剖刀、烧杯、锥形瓶、培养基进行灭菌消毒 5、实验过程: 第一课时:①分析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提问概念,分析讨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一个细胞真的可以长成一个植物体吗? ②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可参看人教版选修三第34、35叶 ③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中,老师强调注意事项:植物组织培养的成败,关键是严格的无菌操作,如手的消毒、外植体的消毒、操作器具及培养基的消毒,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控制严格的无菌条件?再让学生分析两种培养基的区别及培养条件的控制----脱分化的条件是,23—26度恒温避光,4天观察污染情况,14天观察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再分化的条件是,分化培养基、有光等,然后学生做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体验相互合作意识。

第二、三、四、五课时: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交流评价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原来植物细胞真的长出了植物体,我通过实验实现了这种神奇的过程”,然后可以告诉学生,这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生产的各个领域,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例如我们吃的香蕉的幼苗就是通过这种技术获得的,这样的香蕉植物与原来的香蕉相比,没有病毒,利于香蕉的生产。

6.谈培养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原理 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 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操作步骤 (一)胰酶消化法 1、器材:将孕鼠或新生小鼠拉颈椎致死,置75%酒精泡2—3秒钟(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酒精从口和 *** 浸入体内)再用碘酒消毒腹部,取胎鼠带 入超净台内(或将新生小鼠在超净台内)解剖取肝脏,置平皿中。 2、用Hank's液洗涤三次,并剔除脂肪,结缔组织,血液等杂物。

3、用手术剪将肝脏剪成小块(1mm2),再用Hank's液洗三次,转移至小青霉素瓶中。 4、视组织块量加入5—6倍的0.25%胰酶液,37℃中消化20—40分钟,每隔5分钟振荡一次,或用吸管吹打一次,使细胞分离。

5、加入3—5ml培养液以终止胰酶消化作用(或加入胰酶抑制剂)。 6、静置5—10分钟,使未分散的组织块下沉,取悬液加入到离心管中。

7、1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 8、加入Hank's液5ml,冲散细胞,再离心一次,弃上清液。

9、加入培养液l—2 ml(视细胞量),血球计数板计数。10、将细胞调整到5*105/ml左右,转移至25ml细胞培养瓶中,37℃下培养。

上述消化分离的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分离不同细胞。细胞分离的方法各实验室不同,所采用的消化酶也不相同(如 胶原酶,透明质酶等)。

(二)组织块直接培养法 自上方法第3步后,将组织块转移到培养瓶,贴附与瓶底面。翻转瓶底朝上,将培养液加至瓶中,培养液勿接触组织块。

入37℃静置3—5小时,轻 轻翻转培养瓶,使组织浸入培养液中(勿使组织漂起),37℃继续培养。

裸子植物:

三尖杉科

裸子植物门种类不多的1科,又名粗榧科。常绿乔木或小乔木,稀呈灌木状,髓心中部具树脂道。枝、叶对生或近对生,小枝基部有宿存芽鳞。叶线形至披针形,在侧枝上成两列,横切面上维管束下方有一个内生树脂道。雌雄异株,稀同株;雄球花6~11聚成头状花序,生于叶腋,雄蕊具2~4(多为3)个背腹面排列的花药,药室纵裂;雌球花具长梗,生枝顶或一年生枝基部的苞腋,花轴上具数对交叉对生的苞片,每一苞片的腋部生有两枚直立的胚珠。种子翌年成熟,常数粒集生于轴上,核果状,全部包于由珠被发育的肉质假种皮中。本科植物的染色体基数=12。花粉球形,略具棱角,外壁薄,层次不明显,表面颗粒较模糊。

本科仅有三尖杉属(即粗榧属)1属,共9种,分布于东亚南部及中南半岛,主产中国。中国产8种,其中5种为特有种,零星分布于横断山脉以东、秦岭至大别山与江苏南部以南的省区及台湾,生于亚热带至北热带海拔200~1900米的低山至中山地带的阔叶树林中,仅高山三尖杉生于海拔2300~3700米亚高山地带。其中分布广、资源较多的为三尖杉与粗榧,分布狭窄、植株极少已处于濒危绝灭境地的为贡山三尖杉。

三尖杉科植物植体内除含有双黄酮类化合物外,主要含有20多种生物碱,可归为两大类,即粗榧碱类生物碱和高刺桐类生物碱,它们对人体非淋巴系统白血病,特别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单核型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三尖杉木材坚实,结构细致,可做细木工用材。

三尖杉科建立以后,施尼1920年曾将它并入红豆杉科(Taxaceae),但多数学者认为三尖杉科与红豆杉科有明显的区别,只应包含三尖杉属,应隶属于松杉纲(Coniferopsida)或松杉目(Coniferales),其亲缘关系与红豆杉科和罗汉松科 (Podocarpaceae)较近,与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松科(Pinaceae)、杉科(Taxodiaceae)和柏科(Cupressaceae)较远。

根据化石,三尖杉属植物在第三纪已经分布于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与三尖杉属相似的化石属拟粗榧属(Cephalotaxopsis )和似粗榧属(Cephalotaxites )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早期,前者发现于北美和东亚,后者见于格陵兰及捷克斯洛伐克。

康定云杉

拉丁名 Picea montigena Mast.

中文名 康定云杉

拉丁科名 Pinaceae

中文科名 松科

保护级别 2

分布 四川(康定)

现状 为我国特有种,分布区很少,屡遭砍伐,已濒临灭绝。

海拔下限(米) 3100

海拔上限(米) 3300

形态特征 本种与白皮云杉的区别在于树皮深灰色或暗褐灰色,小枝有密毛,叶下面每边有1一4条气孔线,先端钝或尖。

康定云杉(Picea montigena),又称瘦叶杉。高山杉。根据《中国植物志》和《四川植物志》的记载,该植物于20世纪初被发现,模式标本产于 四川省康定县折多山,生长在海拔3100-3300米地带。由于其形态与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近似,最初曾被分类学家列为丽江云杉的一个复合种和变种,后又被确立为一个独立的种。

康定云杉和丽江云杉、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以及白皮云杉(Picea aurantiaca)既有相似之处,又具各自不同的特征。康定云杉小枝有密生毛,叶下面每边有1-4条气孔线,与川西云杉近似。不同于丽江云杉和川西云杉的明显特征在于,球果成熟前种鳞露出部分背部为绿色,上部边 缘为紫红色或红色。与白皮云杉近似之处是球果成熟前种鳞露出部分颜色相同,不同之处是树皮呈深灰或暗褐灰色,小枝有密生毛,叶下面每边有1-4条气孔线,先端钝或尖。

康定云杉树干通直,木材坚韧,纹理致密,经久耐用,是建筑和家具的优良用材。由于长期以来过度砍伐,早在20世纪50年代,它的分布数量已经十分稀少,70年代以后,几乎很难再见到它的踪迹,分类学家只能通过前人采集到的有限标本,来确定它在松科云杉属中的地位。

康定云杉是四川西部地区物种强烈分化的种类之一,对研究云杉属的系统发育和青藏高原隆起与物种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984年我国公布的首批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被列为二级重点保

长叶云杉

现状 稀有种。本种为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针叶树种之一,在我国仅产西藏吉隆的局部地区 ,数量极少,应严加保护。?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达50米,胸径达1米以上。树皮淡褐灰色,具浅沟和圆形或近方形的裂片;枝下垂;小枝具凸起的叶枕,基部有宿存的芽鳞,1年生枝淡褐色或浅灰色,有光泽,无毛;冬芽纺锤形或卵圆形,芽鳞淡红褐色,先端多少开展。叶辐射状伸展,内曲,前伸,钻形,细长,长3-5厘米,深绿色,先端渐窄成锐利的角质尖头,横切面菱形,通常高大于宽,每边有2-5条气孔线。球果下垂,圆柱形,两端渐窄,长12-18厘米,直径4-5厘米,成熟前绿色,熟时褐色;种鳞平滑,有光泽,质厚,宽倒卵形,长约3厘米,宽2-4厘米,先端圆而全缘,基部渐窄;苞鳞短小,长3-5毫米;种子长约5毫米,暗褐色,种翅膜质,长1.5-2厘米,宽约8毫米。?

地理分布 在我国仅分布于西藏南部吉隆县吉隆村,鲁嗄村以及冲色村一带,所在地海拔2400-3200米。泥泊尔至阿富汁也有分布。?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本种分布区气候特别是夏温冬凉,四季分明,冬季有一定的雪被,生 长季节要求有足够的湿度,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0%,土壤为山地棕壤 ,呈酸性反应。长叶云杉根系发达,具有耐寒、耐旱和抗强风的特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常与乔松Pinus griffithii McClelland 和高山栎Quercus semicarpifolia Smith 混生。花期5-6月,球果10月成熟。?

保护价值 长叶云杉在我国境内为近期发现,其叶较其他云杉长1-3倍,球果粗大,对研究植物区系及云杉属分类,分布均有学校意义。材质优良,适在西藏南部种植。?

保护措施 的长叶云杉发现后,已被吉隆县列为重点保护树各之一。因更新比较困难,应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并可选为西藏南部山区的造林树种。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已作了繁殖 试验,效果良好;国内有关植物园也应开展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 选择与其立地条件相似的山区建立苗圃,用种子育苗,然后移植;在幼苗和幼树 时,要提供具有足够的阴湿条件。?

长白松

学名:Pinus sylvestris var. sylvestriformis

别名:又名美人松

分类:松科,松属,为欧洲赤松的地理变种。

现状:渐危种。仅零散分布于长白山北坡。由于未严加保护,在二道白河沿岸散生的小片纯林,逐年遭到破坏,分布区日益缩小。

已被定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25-32米,胸径25-100厘米;下部树皮淡黄褐色至暗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片,中上部树皮淡褐**到金**,裂成薄鳞片状脱落;冬芽卵圆形,有树脂,芽鳞红褐色;一年生枝浅褐绿色或淡黄褐色,无毛,3年生枝灰褐色。针叶2针一束,较粗硬,稍扭曲,微扁,长4-9厘米,宽1-1.2(-2)毫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有气孔线,树脂道4-8个,边生,稀1-2个中生,基部有宿存的叶鞘。雌球花暗紫红色,幼果淡褐色,有梗,下垂。 球果锥状卵圆形,长4-5厘米,直径3-4.5厘米,成熟时淡褐灰色;鳞盾多少隆起,鳞脐突起,具短刺;种子长卵圆形或倒卵圆形,微扁,灰褐色至灰黑色,种翅有关节,长1.5-2厘米 。?

地理分布:长白松天然分布区很狭窄,只见于吉林省安图县长白山北坡,海拔700-1600米的二道白河与三道白河沿岸的狭长地段,尚存小片纯林及散生林木。?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长白松分布区的气候温凉,湿度大,积雪时间长。年平均温4.4℃,1月份平均温-15℃—-18℃,7月份平均温20-22℃以上,极端最高温37.5℃,极端最低温-40 ℃左右;年降水量600-1340毫米,相对湿度70%以上,无霜期90-100天。土壤为发育在火山灰土上的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及山地棕色针叶森林土,二氧化硅(Sio2)粉沫含量大,腐殖质含量少,保水性能低而透水性能强,pH值4.7-6.2。长白松为阳性树种,根系深长,可耐一定干旱,在海拔较低的地带常组成小块纯林,在海拔1300米以上常与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长白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 var. komarovii (V.Vassil.) Cheng et L.K.Fu、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 (Trautv.) Maxim.、 黄花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等树种组成混交林。花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球果翌年8月中旬成熟,结实间隔期3-5年。?

保护价值:长白松是欧洲赤松分布最东的一个地理变种,仅分布于长白山北坡,对研究松属地理分布,种的变异与演化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它是该地区针叶树中较好的造林树种,树态美观,又适作城市绿化树。?

保护措施:长白松分布地区已划分保护区,并列为重点保护树种,今后应促进天然更新,提高母树结实率,采种、育苗,扩大其造林面积。目前哈尔滨、白城、沈阳等地均已引种栽培,长势良好。?

栽培要点:种子繁殖。长白松种子既可秋采春播,也可在低温干燥条件下长期保存。播种前要消毒、催芽,条播或散播,播种后7天出土,出苗后要预防立枯病。在高生长速生期结束前,要注意灌溉。2年即可出圃造林。避免营造纯林。

台湾翠柏

植物名称: 台湾翠柏

别 名: 大鳞肖楠 长柄翠柏

英 文 名: 未知 [补充]

拉 丁 名: Calocedrus macrolepis var.formosana

科 名: 柏科

属 名: 柏木属

适应地区: 原产台湾北部及中部。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 常绿乔木类

观赏分类: 林木类

高度范围: 未知 [补充]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5-30m,胸径达1m;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纵裂;小枝上面的叶深绿色,下面的叶具气孔点,被白粉或淡绿色。雌雄同株,球花单生枝顶,着生雌球花的小枝圆或四棱形。孑遗种。

生长习性: 生长快,枝叶茂密而浓绿。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扦插法也能繁殖。

景观用途: 可作为城镇绿化与庭院观赏树种。

孢子植物:

孢子植物是指能产生孢子的植物总称,主要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五类。

Laminaria japonica

海带属褐藻门、海带属植物。 又名昆布、海带菜、江白菜。

植物形态: 藻体褐色,长带状,革质,一般长2-6米,宽20-30厘米。藻体明显地区分为固着器、柄部和叶片。固着器假根状,柄部粗短圆柱形,柄上部为宽大长带状的叶片。在叶片的中央有两条平行的浅沟,中间为中带部,厚2-5毫米,中带部两缘较薄有波状皱褶。也是藻类植物,象根的部分只是起到固着作用的根状物,象叶的部分叫叶状体。

[产地、产季]我国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省北部沿海均有养殖,野生海带在低潮线下2-3米深度岩石上均有。由于从北到南温差、光照等诸因素差异的影响,使海带的生长成熟期有早有迟,在同一海区或同一苗绳上的海带,其成熟期也有先后,所以,收获期从5月中旬延续到7月上旬。

[经济价值]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每百克干海带中含:粗蛋白8.2克,脂肪0.1克,糖57克,粗纤维9.8克,无机盐12.9克,钙2.25克,铁0.15克,以及胡萝卜素 0.57毫克,硫胺素(维生素B1)0.69毫克,核黄素(维生素B2)0.36毫克,尼克酸 16毫克,能发出 262干卡热量。与菠菜、油菜相比,除维生素C外,其粗蛋白、糖、钙、铁的含量均高出几倍、几十倍。海带是一种含碘量很高的海藻。养殖海带一般含碘3~5%0,多可达7~10汛。从中提制得的碘和褐藻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碘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缺碘会患甲状线肿大,多食海带能防治此病。还能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与脂的积聚。

海带可以制海带酱油、海带酱、味粉。日本人用海带磨成粉,作为红肠等食物的添加剂,把海带茶作为表示喜庆的高贵食品。

工业上用海带提取钾盐、褐藻胶、甘露醇,用来代替面粉浆纱、浆布,制酒时用作澄清剂,还可作医疗用品。

海带中褐藻酸钠盐有预防白血病和骨痛病的作用;对动脉出血亦有止血作用,口服可减少放射性元素锶-90在肠道内的吸收。褐藻酸钠具有降压作用。海带淀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海带的一种提取物具有抗癌作用。海带甘露醇对治疗急性肾功能衰退、脑水肿、乙性脑炎、急性青光眼都有效。脾胃虚寒者少食用。

海带为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sea belt,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

·海带的谐音词是"海待",指有在国外留学工作经历,回国后不能适应国内环境,不得不待业的人。 松仁海带

蔬菜-紫菜

英文名:laver

红藻门(Rhodophyta)原红藻纲(Protoflorideophy-ceae)红毛菜目(Bangiales)红毛菜科(Bangiaceae)紫菜属(Porphyra)的统称。紫菜含有高达29~35%的蛋白质以及碘、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味鲜美,除食用外还可用以治疗甲状腺肿大和降低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以温带为主。现已发现约70余种。自然生长的紫菜数量有限,产量主要来自人工养殖。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条斑紫菜(P.yezoensis) 和甘紫菜(P.tenera)是主要的养殖种类。

简史

早在1400多年前,中国北魏《齐民要术》中就已提到“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以及紫菜的食用方法等。唐代孟诜《食疗本草》则有紫菜“生南海中,正青色,附石,取而干之则紫色”的记载。至北宋年间紫菜已成为进贡的珍贵食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不但描述了紫菜的形态和采集方法,还指出紫菜主治“热气烦塞咽喉”,“凡瘿结积块之疾,宜常食紫菜”。养殖历史很悠久。日本渔民可能在17世纪上半叶已用竹枝和树枝采集自然苗,并进而用竹帘和天然纤维水平网帘进行养殖。长期以来紫菜苗只能依赖天然生长,来源有限,故养殖活动的规模不大。1949年英国K.M.德鲁首先发现紫菜一生中很重要的果孢子生长时期是在贝壳中度过的,这为研究天然苗的来源开辟了道路。接着,日本黑木宗尚和中国曾呈奎分别于1953年和1955年揭示了紫菜生活史的全过程,为人工育苗打下了理论基础。此后,紫菜养殖才进入全人工化生产时期,产量开始得到大幅度提高。

生物学特性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紫菜的一生由较大的叶状体(配子体世代)和微小的丝状体(孢子体世代)两个形态截然不同的阶段组成。叶状体行有性生殖,由营养细胞分别转化成雌、雄性细胞,雌性细胞受精后经多次分裂形成果孢子,成熟后脱离藻体释放于海水中,随海水的流动而附着于具有石灰质的贝壳等基质上,萌发并钻入壳内生长。成长为丝状体。丝状体生长到一定程度产生壳孢子囊枝,进而分裂形成壳孢子。壳孢子放出后即附着于岩石或人工设置的木桩、网帘上直接萌发成叶状体。此外,某些种类的叶状体还可进行无性繁殖,由营养细胞转化为单孢子,放散附着后直接长成叶状体。单孢子在养殖生产上亦是重要苗源之一。

紫菜叶状体多生长在潮间带,喜风浪大、潮流通畅、营养盐丰富的海区。耐干性强;适宜光照强度为5000~6000勒克斯,具有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的特点,属高产作物。对低温的适应力随藻体水分含量不同而变化,在快速干燥至含水20%时,经-20℃左右的低温冷藏数月到1年,放回海水中仍能恢复活力。对海水比重的适应范围广,但以1.020~1.025为宜。丝状体耐干性差,要求低光照,故自然分布于低潮线以下。在气温开始下降、有海水流动的条件下,壳孢子形成后往往在每天上午9~11时大量放散,呈明显的日周期性。

养殖

整个过程可分为丝状体培育与叶状体养殖两个阶段。

丝状体培育 即人工采集果孢子,经培育丝状体形成壳孢子囊枝,最后形成壳孢子的过程。一般在育苗室内进行。分贝壳丝状体培育和自由丝状体培育两种方式。培养贝壳丝状体在 2、3月到9月进行。育苗室多为东西走向,以天窗和侧窗采光,或增设人工光源。培育池可分平面与立体两种。前者水深20~30厘米,培养基质——贝壳(多为文蛤壳)平放池底;后者池深50~70厘米,贝壳吊挂于池中。春季进行培育时,挑选优良紫菜放散的果孢子制成果孢子水,均匀喷撒在贝壳上,使之钻入壳内,经4~5个月即可形成壳孢子。主要的管理措施包括:①调整光强。初期为3000勒克斯,到形成壳孢子囊枝后逐渐降至500勒克斯左右;②施加营养盐。可根据不同生长期按一定比例施用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③控制水温。使在整个丝状培育期间不受夏季高温和秋季提早降温影响,保证按期采苗。

自由丝状体培育是把果孢子置于玻璃瓶内培养,使其自然生长成丝状体。培养期间的生态条件与同种紫菜的贝壳丝状体基本一致。自由丝状体多作为育种手段进行2次采苗施用,但作为生产方式仍局限于个别地区。

叶状体养殖 主要包括采壳孢子(又称采苗)、出苗管理及成菜养殖几个工序。壳孢子可在秋季海水下降到一定温度,当坛紫菜贝壳丝状体(27℃以下)和条斑紫菜丝状体(20℃以下)上的壳孢子成熟并开始放散时采集。人工培育的丝状体可在室内或海区进行收集。室内采苗时,将合成纤维或棕绳编制成网帘作为附着基质放于培养池中,使壳孢子自然附着于上;几小时后,将网帘下海张挂。海区采苗时需将网帘和人工培育的丝状体均置于海中预先设放的装置内,使壳孢子自然附于网帘上。因壳孢子放散有日周期性,放散高峰多在上午10~11点之间,因此采苗一般均需在上午进行。此外也可利用自由丝状体采壳孢子。

网帘下海到肉眼见苗为出苗期。为了早出壮苗、全苗,须将网帘置于适宜潮位,及时清除杂藻并施肥。到成叶期要合理施肥、防止病害并适时采收。日本采用的冷藏网技术,即在幼苗长到1~3厘米时,将其快速干燥至含水量20%,连同网帘置入-20℃冷库密封保藏数十天至1年后再放回海区继续生长,既有助于避开病害发生期,又可用冷藏网帘替换紫菜质量下降的网帘,使生产的紫菜保持幼嫩。

叶状体的养殖按网帘在海区的安置方式可分为半浮动式和全浮动筏式(见藻类养殖),前者适用于浅海滩涂,后者主要用于深海海区。这两种方式现在都采用全人工培养丝状体和人工采苗提供苗源,在生产上占主要地位。此外,中国尚有菜坛式养殖法,主要利用天然壳孢子在岩礁上养殖,单位产量高,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生产不稳定。中国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将条斑紫菜与坛紫菜的体细胞附着于网帘上培养叶状体也已成功

关于“初二生物探究实验报告---植物叶的形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耀火]投稿,不代表赤玉坊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8.cn/bkqs/202412-18210.html

(8)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耀火
    耀火 2024年12月21日

    我是赤玉坊的签约作者“耀火”!

  • 耀火
    耀火 2024年12月21日

    希望本篇文章《初二生物探究实验报告---植物叶的形态》能对你有所帮助!

  • 耀火
    耀火 2024年12月21日

    本站[赤玉坊]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耀火
    耀火 2024年12月21日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初二生物探究实验报告---植物叶的形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初二生物探究实验报告---植物叶的形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

    联系我们

    邮件:赤玉坊@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