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如何开展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活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开展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活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美术欣赏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一直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缺乏单独的欣赏课程,而美术欣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幼儿的艺术学习。民间艺术作品因其原发性、恒久的主题、功利的色彩极易为儿童所接受;同时,儿童艺术与民间艺术在对生命的自然追求和艺术表达的纯朴稚拙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很适宜幼儿欣赏。
我国的民间美术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传统。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思想质朴率真,造型不拘一格,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多才多艺和创造性。对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而为了更好地开展民间美术教学活动,必须让幼儿充分地感受民间美术的美,激发活动的兴趣。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民间美术的欣赏教育。
通过民间美术欣赏可以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在欣赏那些美不胜收、目不暇接、乡土味极浓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幼儿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培养审美情趣。美的作品能够深深地吸引每一个幼儿,使他们在羡慕、赞叹之余,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充分感受美的过程中萌发表现美的愿望。
一、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目标
总目标:
(一)通过民间美术欣赏教育,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让幼儿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形成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概念,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分目标:
小班阶段目标:
1、欣赏、识别民间美术作品中的民族色彩,感受其色彩美。
2、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观赏具有鲜明色彩,造型独特的民间美术作品,培养对欣赏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中班阶段目标:
1、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让幼儿感知作品的色彩、造型、对称、均衡和韵律等形式美,初步学会从自我审美的角度进行评价。
2、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大班阶段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各种体裁和艺术门类,领悟作品的内涵,陶冶美好的情操。
2、引导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产生一定的审美联想,并能向他人述说自己的感受。
二、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
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我们在教学时,应选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典型、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欣赏。若按它们在社会作用和价值上的侧重不同,可将其分为两大类。
(一)具有实用价值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1、民间服饰:作为社会文化基本要素,以日常生活用品的形态,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积累、升华和多姿多彩。与服饰有关的民间美术品如家织布,包括蜡染、绞染、扎染等印染工艺。在成衣过程中的拼布、镶边、扣绊、刺绣亦显示出局部装饰美。
2、床榻用品:有被褥、床单、枕头、凉席、帐钩等,由一个地区的多种民间工艺品组成,包括染织、编织、金属工艺等。
3 、日用器皿:包括木制品、陶瓷制品、竹制品、草编制品、纸制品等。
(二)以精神因素为主的民间工艺品。
1、年画:是我国民间过春节、庆丰收、预祝吉祥如意的一种民俗美术品。较为著名的有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杨家埠年画。
2、剪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窗花、门笺、墙花、顶栅花、灯花、喜花等。
3、民间玩具:有泥、木、草、棕、竹、布等类,孩子们平时玩的陀螺、泥哨、布老虎都属此类。
4、泥塑:以陕西凤翔的虎头挂片、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天津泥人张最为有名。
5、面塑:民间多有用面捏塑节令用品,配以红枣、红豆、染胭脂花点做“花点心”的风俗,带有祝福的含义。
6、面模:即糕饼模,是用来做食品的模具,其样式、大小都有特定含义。
7、风筝:是社交、教育、运动、娱乐、文化艺术交流的物化形式。主要产地有山东潍坊、北京、江苏南通。
8、花灯:用来烘托婚寿喜庆气氛,主要产地有江苏、北京、福建、广东等。
9、皮影:皮影戏广泛流传于民间,所有影人及道具都是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三、怎样指导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欣赏
在指导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欣赏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美术欣赏教育中重视与加强教师、儿童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教育之前,自身应对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进行合理的解释,对艺术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与欣赏。例如,教师必须理解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可能的象征意义,理解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的原理。
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虽然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之前,已有对作品意义的预期,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必须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这种预期,他们仍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不同的理解,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审美体验和领悟进行非语言的信息沟通。
(二)要为幼儿提供大量欣赏的机会,扩大欣赏面。
教师应适当给幼儿一定的美术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使他们在美术欣赏中理解作者的用心,帮助他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给予幼儿充分体验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反复多次地进行感知、体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简单描述,充分调动和增强幼儿的观察力、艺术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幼儿学习生活的教室是进行美术欣赏的重要场所,优美的环境可使幼儿受到民间美术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空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使有限的空间活起来,让幼儿欣赏大量的美术作品,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
在教室的主墙上可设计制作一些反映真善美的故事图案,如“神笔马良”、 “司马光救小朋友”等,副墙上可装饰一些色彩鲜艳的风筝、宣纸蜡染、刺绣织物等。在玻璃上剪贴一些栩栩如生的“喜鹊登梅”、 “莲生贵子”、 “松鹤同春”等图案。民族工艺区摆放一些姿态各异的民族娃娃、精巧别致的陶制品、绚丽多彩的京剧脸谱等。为幼儿营造一个优秀、向上的人文环境,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观察、想象、追求美。
(三)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在幼儿进行民间美术作品欣赏时,教师宜引导他们运用边体验边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让幼儿通过自己充分的感性体验后,再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这种感受的表达方式是多样性的,如语言的、身体动作的等等。在欣赏年画《连年有余》时,幼儿会被深深吸引,设想自己就是那个可爱的胖娃娃,并且会用很多词汇描述现在的感受,如“高兴”、“快乐”、“开心”等等。
由于民间美术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可以与民间节日、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俗等相结合,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教育。
(一)将民间美术欣赏与民间节日相结合。
我国有许多民间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来临时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们要抓住这些有利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元宵节的时候,教师把教室布置得十分喜庆,在主墙上剪贴一幅“连年有余”的图画,门上挂了门笺,还和小朋友一起喜气洋洋地在民乐伴奏下布置灯会,欣赏图案精美、色彩绚丽的花灯,提高了幼儿对民间色彩的感知力,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二)将民间美术欣赏与民间文学相结合。
民间文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童谣、民间童话等,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美德。在幼儿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民间文学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丰富语言知识,了解民间文化。例如:在欣赏民间想象画“大禹治水”时,教师适当穿插故事,讲述大禹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民族情感。在引导幼儿欣赏风格各异、绘制精美的风筝时,教师可以给幼儿介绍一首风筝谣:“三月寒食是清明,姐妹十人去踏青,捎带放风筝呀,大姐放了一个小张生……”这首风筝谣形象地描述了这项在全国广为流传的放风筝活动,加深了幼儿对民间美术的理解。
(三)将民间美术与民间音乐相结合。
音乐是想象力的翅膀,优美的乐曲令人产生激情。在欣赏民间刺绣“凤穿牡丹”、 “丹凤朝阳”、 “狮子滚绣球”等作品时,教师可为幼儿选取民族乐器琵琶的音乐。在欣赏陶瓷时,选取古筝的乐曲。欣赏剪纸时,配以喜洋洋的民乐曲。美好的氛围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幼儿对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陶冶了情操和心灵。
(四)民间美术欣赏与民俗相结合。
民间美术的内容与形式大多受到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这一点在泥塑、年画、剪纸中表现的较为突出。在欣赏此类作品时,教师可给幼儿讲一些民俗习惯,让幼儿了解民间艺人通过一些寓意或象征的图形,来表达祈求平安吉祥、多子多福的愿望。如泥塑中的“大阿福”、 “光顶娃娃”等,让幼儿体味民间美术的魅力。
此外,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采取适宜的方法,如观察分析、讲解演示、形象比喻等,有力地提高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认为:“儿童对于环境中各种事物的认识一定要亲眼看到,耳朵听到,手接触到,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性质。”所以我们要重视加强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教育,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提高其审美情趣。
1、拨浪鼓
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早期的拨浪鼓是乐器而非玩具。拨浪鼓并不是某一个地方所特有的,我国各地、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过拨浪鼓。拨浪鼓流行于甘肃省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省盐源和中国北方广大地区。
拨浪鼓古称鼗、鼗鼓、鞉鼓。藏语称达玛如、达克、绕鲁、热巴穷格阿和卓尼鼓。纳西族称为东巴鼓、手摇鼓。又称小鼓、货郎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江南有些地区又称摇咕咚。
2、九连环
是中国传统民间智力玩具,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2003年3月8日,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的王仲斌以3分57秒成功解出九连环,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3、陀螺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bo。贵州等地方言称为"geluo"ge读第二音调,luo读第一音调。
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
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风靡全世界。中国是陀螺的老家。从中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4、竹蜻蜓
竹蜻蜓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玩具之一,流传甚广。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二是“翅膀”。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
旋转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它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
5、风筝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2011年4月16日,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在此间宣布,中国潍坊举办的万人同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刷新了2010年加沙6198人在此项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百度百科-拨浪鼓
百度百科-九连环
百度百科-陀螺
百度百科-竹蜻蜓
百度百科-风筝(中国传统工艺)
关于“如何开展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活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余生有你]投稿,不代表赤玉坊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8.cn/bkqs/202412-1771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赤玉坊的签约作者“余生有你”!
希望本篇文章《如何开展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活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赤玉坊]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如何开展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活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开展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活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